国务院新闻办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面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举行发布会-k8凯发官网
- 发布日期:2023-02-24
- 浏览次数:6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2月23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副主任翁杰明、赵世堂介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面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刘健 摄)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陈文俊: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是“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场。我们请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先生为大家介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面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并回答各位关心的问题。与张主任一起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是两位副主任,一位是翁杰明先生,一位是赵世堂先生。
下面,先请张玉卓主任介绍情况。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 张玉卓:
谢谢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很高兴和记者朋友们见面,介绍国资国企有关情况。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资国企工作。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并围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门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了重大部署。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了一篇重要文章,叫《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强调要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谋划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行动,这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重大部署。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国务院国资委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定不移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贡献。
图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徐想 摄)
过去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迎难而上推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中央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9.6万亿元,同比增长9.1%;实现利润总额2.6万亿元,增长6.2%;上缴税费2.8万亿元、增长19.3%。国资央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和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差距。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人代会即将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聚焦党建引领、价值创造、科技自强、深化改革、优化布局、守牢底线这六个方面,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积极促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在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上挑大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们愿意回答记者们的提问。
陈文俊:
谢谢张主任。下面请各位记者提问,提问之前请通报各自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请问,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新使命新任务是什么?
张玉卓:
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高质量发展是本质要求。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我们梳理了一下,提出坚持“一个目标”,用好“两个途径”。
坚持“一个目标”就是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国有企业、中央企业的重要部署,也是全国人民对国资央企的期待,同时也是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
“两个途径”一个是提高核心竞争力,二是通过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来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要突出四个关键词:一是科技。就是要聚焦科技自立自强,以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为抓手,加快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在“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科研投入产出效率,还有在增强创新体系的效能上不断实现新突破,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二是效率。就是围绕着“一利五率”目标管理体系,更好地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强精益管理,提高运行效率,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三是人才。坚持培养和用好人才,积极参与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还有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四是品牌。就是要加强品牌管理,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增强核心功能,重点是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巩固国有经济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重要行业领域的控制地位,加大对创新能力体系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提升对公共服务体系的保障能力,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
同时,我们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企业党的建设,着力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重要体制机制保障。
谢谢您的提问。
中宏网记者:
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请问近年来国资委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接下来我们建立企业制度方面的努力方向是什么?谢谢。
张玉卓:
谢谢,国资委翁杰明副主任是主管改革的,请翁杰明同志回答这个问题。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翁杰明:
谢谢您的提问。公司治理是各国企业共同关心的问题,我们必须立足国情,针对企业的实际,推进相应的制度建设。2016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企党建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两个一以贯之”,即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这开辟了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的新境界。近年来,国资央企坚决贯彻落实“两个一以贯之”,一方面,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中央企业集团全面完成党建入章,全部实现党委(党组)书记、董事长“一肩挑”,全部中央企业集团公司和1.26万户重要子企业制定了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在制度上、组织上、程序上确保了党委(党组)的领导地位。
另一方面,持续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有力促进国有企业效率活力的明显提升。独立市场主体地位更加巩固,公司制改革全面完成,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全面扫尾;董事会建设持续加强,出台董事会工作规则,外部董事选聘管理、报酬待遇、履职支撑等一系列制度办法,董事会实现应建尽建、外部董事占多数;三项制度改革取得重要突破,中央企业经理层契约化管理实现签约全覆盖,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比例超过6成,中长期激励扩面提质,累计激励36.8万人次。
实践证明,以“两个一以贯之”为根本特征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行之有效的,对于国有企业来讲也是管总、管根本、管长远的。
图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翁杰明。(徐想 摄)
下一步,国资央企将以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契机,深化落实“两个一以贯之”,更好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一是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分层分类、动态优化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二是更加注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选优配强外部董事队伍,保障董事会发挥决策中心作用,落实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的制度,建立新型经营责任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国企公司治理,使企业决策、治理、管理与市场经济更加契合。三是弘扬企业家精神。健全国有企业家培养、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物质激励和荣誉表彰体系。四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强公司治理的交流互鉴。加强国有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在股权、经营、治理、人才等方面的交流,共同打造现代企业。
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我有一个问题是关于央企重组整合的。我们注意到,这些年央企的重组整合在密集推进,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可否请您介绍一下近年来央企重组整合的思路有什么变化?工作的特点成效这方面也介绍一下。我想知道,下阶段央企重组整合是否会更偏向于专业化重组,还是会走向产业化的整合?谢谢。
张玉卓:
谢谢您,看来您对重组很关心,可能也有研究。这个问题请翁杰明同志回答。
翁杰明:
谢谢您的提问。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是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给大家介绍一系列数字,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企业先后完成27组49家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国务院国资委新组建、接收13家企业,监管中央企业的数量从116家调整至98家,有力促进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一是增强了重要能源资源的支撑托底能力。比如,通过新建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中国稀土集团等企业,有力维护重要能源资源安全;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的“两化”重组,中储粮与中粮集团的股权合作,为国家粮食、种业安全提供了保障。
二是提高了国有资产资源配置效率。比如,国家管网成立后,通过对原三大石油公司8.9万公里油气管道的整合,促进了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向全社会公平开放;中国铁塔组建以后,新建基站共享率从14%提升至80%以上,节约土地5.5万亩,减少投资1760亿元。
三是提升了产业竞争力。比如,中远集团与中国海运重组后,在综合运力、集装箱码头吞吐量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全球第一”,牵头成立的海洋联盟具有广泛影响力;鞍本强强联合,宝武并购马、太、重、新等钢企,提升了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通用技术集团整合机床行业多家企业,有力突破高端机床瓶颈;医疗、检验检测等领域资源整合加快,“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就意味着能够促进竞争力更强。
四是推动了新兴产业布局。比如,成立中国星网,也就是卫星互联网集团,加大了新一代通信技术布局力度;新设中国物流,促进了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下一步,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持续用好重组整合这个重要抓手,加快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工作中将注重以下方面:一是坚持以市场化原则来推进。二是瞄准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来推进。三是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来推进。四是聚焦资源高效配置来推进。
刚才记者朋友提到下一步的重组整合究竟是以专业化整合为主,还是产业化整合为主,我认为,专业化整合和产业化整合是互联互通、互相促进,不能够截然分开。但我理解你的意思,下一步我们两手都要抓,两个方面继续相互促进。一方面,我们还是要大力推进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内部的专业化整合,把横向的相应的产业通过整合实现“一企一业、一业一企”,提高企业集中度,增强我们的集约化管理。但同时,我们也要大力推进产业化整合,这就意味着我们要立足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在央企和国企内部,同时我们还要突破现有领域,向全社会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张开双手,用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股权合作,共同推动国家的现代化产业发展。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国资央企在其中作了哪些重要贡献?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谢谢。
张玉卓:
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伟大变革,国资央企既是亲历者、参与者,也是贡献者。我们理解,国资央企作的贡献可以从五个方面作表述:
一是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作了重要贡献。国有企业是市场主体、经济主体,首先要承担好经济责任、作经济贡献。10年来,国资央企树立高质量发展导向,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的质和效都有明显提升。规模效益不断上台阶,中央企业的资产总额从2012年的31.4万亿元增长到去年底的81万亿元,营业收入从22.3万亿元增长到39.6万亿元,利润总额从1.3万亿元增长到2.6万亿元;效率指标明显提升,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从每人38.2万元增长到每人76.3万元;税收等贡献也很突出,累计上缴税费约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7,向社保基金划转国有资本1.21万亿元。
二是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了重要贡献。中央企业大多分布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领域,很多企业是行业龙头。10年来,国资央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调存量、优增量,持续优化布局结构,有力促进了产业体系升级发展。主责主业更加突出,刚才杰明同志谈到,先后有27组49家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实施重组整合,新建或者接收13家企业,从事主业的子企业户数占比达到93%,涉及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等领域的布局比重超过70%,在战略性关键性领域的影响力也进一步提升;落后产能加快退出,率先完成了钢铁等领域化解过剩产能任务,完成了2041户“僵尸企业”的处置和特困企业治理任务,有效盘活存量资产;新兴产业布局加快,最近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年均增速超过20%,大力推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2012到2021年,中央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约33%,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下降都超过50%。
三是为我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科技创新事关国运。10年来,国资央企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加强考核、资本金投入等政策支持,加快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研发投入不断加大,中央企业累计投入研发经费6.2万亿元,超过全国1/3,去年研发投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打造国家级研发平台764个,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91个;人才队伍也不断壮大,拥有科技人才,就是专职研发人员104.5万人,占全国的1/5,两院院士231名,占全国1/7;创新成果也很丰硕,在电网、通信、能源等领域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当中列出的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卫星导航、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等重大成果,都是中央企业主导或者是参与研制的。
四是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方面,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全面完成了公司制改制、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国有企业和市场经济更好地实现了融合,打造了一批现代新国企。另一方面,持续加强对外开放合作,围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大国际化经营力度,海外资产总额达到8万亿元,项目8000多个,分布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五是在供应民生产品和保障重大活动中作了重要贡献。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坚决落实扶贫脱贫任务,累计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近千亿元,定点帮扶248个国家扶贫重点县,全部实现了脱贫摘帽,248个县占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县总数的42%。全力参与抗灾救灾,在新冠肺炎疫情、地震、洪涝等重大灾害面前都是挺身而出,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标准做好重大活动保障,全力做好党的二十大、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百年、北京冬奥等重大服务保障,充分展示了大党大国的恢宏气象。
迈向新征程,我们将牢记“国之大者”,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我们关注到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水平。这其中对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提出了新时代责任要求。请问这几年央企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未来国资委如何指导央企更好承担起这些社会责任?谢谢。
张玉卓:
谢谢。赵世堂副主任分管社会责任,请赵世堂同志和大家分享一下。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赵世堂:
谢谢您的提问。国有企业是全体人民的企业,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民谋利,是国资央企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近年来,国有企业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践行高标准社会责任,取得了积极成效。
图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赵世堂。(徐想 摄)
一是全力做好基础产品的保供稳价。中央企业目前承担了全国90%以上的油气供应,60%以上的电力供应,25%以上的煤炭供应,建成了覆盖全国的大电网、电信网络。近年来面对能源电力供应紧张情况,中央企业全力调配资源,保供稳价,维护人民群众供电、供气、供暖安全。去年,电力央企在煤电价格倒挂、企业亏损的情况下,依然全负荷发电,累计发电量达到了5.1万亿千瓦时,以54.7%的装机容量供应了全国63.1%的电力。煤炭央企日均产量接近达到300万吨,同比增长7.6%,执行中长期协议让利超过1900亿元。电网央企加大余缺互济力度,全年共组织跨区、跨省支援2300多次,调剂电量接近450亿千瓦时,最大限度保障了电力供应。石油石化央企面对国际能源价格大涨,特别是去年迎峰度夏期间,欧洲的天然气价格同比上涨约10倍的情况下,一方面大力推进国内页岩气勘探开发和海上气田建设,自产天然气超过了2060亿方,同比增长6%。另一方面,在进口成本涨幅较大的情况下,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要求,保持价格总体稳定。大家都知道,去年我国的cpi增幅控制在2%,ppi的增幅4.1%,其中电、油、气等基础能源价格的相对平稳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里面中央企业作出了应有的重要贡献。
二是主动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国资委去年积极落实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我们在5月份出台了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促进协同发展的27条举措,真金白银让利市场。房租实现“应免尽免,应免快免”。去年中央企业累计减免房租达到191.2亿元,惠及租户超过了22万户,其中华润集团、中国融通集团、中粮集团、招商局集团减租都在10亿元以上。服务实现“降费提质、上网上云”。在疫情期间,电网企业实施“欠费不停供”,优化服务降低办电成本,累计减少代理购电成本175亿元。电信企业精准降低中小微企业的网费,宽带和专线资费比2021年底又下降了10%以上,让利超过了22亿元。融资实现“延期免息、资信共享”。第一时间制定落实商用货车消费贷款延期6个月还本付息的政策,累计延期贷款570亿元,国家电网“电e金服”平台累计助力2.7万户中小企业获得低成本融资超过900亿元。
三是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积极开展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消费帮扶、智力帮扶,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企业累计投入无偿帮扶资金超过270亿元,选派帮扶干部超过2万人,购买帮销农产品360多亿元,直接招用帮扶群众6万余名,帮助超过25万困难劳动力转移就业,刚才张玉卓主任也讲了,我们定点帮扶的248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部脱贫摘帽,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是带头推进绿色转型。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积极构建清洁、低碳的新能源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煤电央企单位供电煤耗从每千瓦时319克标准煤降到了目前的298克标准煤,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从原先的28%提高到目前的45%,电网企业新能源利用率超过了95%。积极参与生态治理,中国三峡集团积极承担共抓长江大保护任务,沿江落地投资超过1300亿元,每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了1000万吨,惠及人口超过2300万人。
五是积极投身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只要国家有需要、人民有困难,国资央企都会义无反顾、义不容辞。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建筑、医药等行业的中央企业紧急驰援地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力保障药物、疫苗等物资的稳定供应。在抗灾救灾战场上,中央企业发挥专业优势,第一时间参与地震、洪涝等抢险救援。在去年9月份四川泸定地震中,中央企业共投入抢险人员6900多人,装备车辆4000余台,捐款12.9亿元。
新时代新征程,国资委将进一步指导中央企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加快推动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一是继续做好重要能源资源产品的保供稳价。二是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助力民生保障。三是带动产业链生态圈共同发展。四是大力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谢谢。
张玉卓:
我想补充一下刚才赵世堂副主任讲的凤凰卫视记者的提问。您注意到去年国际能源价格升得很快,欧洲天然气价格一度涨了10倍以上。我也在石油天然气行业工作过,我们自己产的天然气量是有限的,加起来2000亿方不到,相当大量要买液化天然气进来,中央企业买进来不能以高价卖出去,要以平价卖出去,这样的话实现对能源价格的平抑,使得我们去年物价水平比较低,十年周期是2%的物价水平,中央企业在这方面是承担了社会责任的。谢谢。
经济参考报记者:
刚才您介绍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经完成了,能否详细介绍一下有哪些标志性成果?有没有积累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刚才您提到,下一步要开展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行动,国资委对此有什么考虑和部署?谢谢。
翁杰明:
谢谢您的提问。2020-2022年实施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的国资国企领域的重大工程,在整个国有企业改革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也包括在各位媒体朋友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主要目标已经完成,实现了“三个明显成效”。
一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国资监管体制更加成熟定型取得明显成效。全面贯彻“两个一以贯之”,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国有企业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3.8万户国有企业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机制加快形成。坚持和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充分发挥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的监管优势,加强对地方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指导力度,全国省级、地市级国资委统一监管的比例分别达到了98%、99%。
二是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把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作为重要抓手,过去3年有4组7家中央企业、116组347家省属国有企业以市场化的方式实施了战略性重组,新组建和接收中国星网、中国稀土集团等8家中央企业,深入推进专业化整合,国有资本进一步向重要行业领域集中,向优势企业和企业主业集中。大力淘汰落后产能、退出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国有企业全面完成“两非”“两资”清退任务,以市场化的方式盘活存量资产3067亿元、增值234亿元;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历史遗留问题全面完成。加大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力度,正像刚才玉卓主任谈到的,过去3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领域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营业收入占比超过了35%,实现了新旧更迭、促进了动能转换。
三是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提升取得明显成效。以“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为显著标志的三项制度改革大面积、多层级破冰破局,开展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中央企业和地方各级子企业的比例由2020年底的23.5%、23.2%均提升到目前99%以上;截至2022年底,中央企业各级企业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的管理人员达到了3.8万人、占比约6.9%;已开展中长期激励的中央企业子企业为5750户,占具备条件子企业的比例约94.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谁说国企搞不好,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抱残守缺不行,改革能成功,就能变成现代企业”。通过三年改革,一批老国企呈现了新面貌、焕发了勃勃生机、迸发了新活力,一批现代新国企破土而出,茁壮成长,踏上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新征程。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我们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搞好国有企业更加充满信心决心。
发展无止境、改革不停步。党的二十大专门部署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乘势而上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主要考虑要抓好三个方面:
一是加快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功能作用。中央企业、国有企业要发挥好战略支撑作用,在服务国家大局、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以市场化方式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更大力度布局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二是加快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形成的成果固化下来,分层分类、动态优化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提升外部董事素质和履职能力,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所以,我们是全面采取建设世界一流的相关行动。
三是加快健全有利于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打造创新型国有企业。着力解决制约企业科技创新的机制、投入、人才、转化等突出问题,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共建良好创新生态,真正履行好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作用。
谢谢。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我的问题有关“一带一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过去近十年共建“一带一路”工作作出高度评价,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合作平台。今年是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请问央企深耕“一带一路”取得怎样的成就?落实二十大精神方面,在新阶段继续推进“一带一路”有哪些举措和行动?谢谢。
赵世堂:
谢谢您的提问。正如您问题中提到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央企业积极融入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大局,努力克服世纪疫情、百年变局、经济下行等风险挑战,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以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有机融入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十年来,中央企业累计承担境外的港口、铁路、机场等重大基础项目超过200个。在交通领域,习近平总书记g20期间亲自见证雅万高铁成功试运行,中老铁路助力老挝由陆锁国变为陆联国,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成为地中海地区海陆联运桥头堡。在通信领域,中央三大电信运营商海外服务网络遍及全球40余个国家。在能源领域,中央企业承担水电、风电光伏等项目近300个,建成了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项目等标志性项目,助推所在国能源绿色转型、低碳发展。建设运营了中白工业园等20多个境外产业园区,帮助所在国打造国际产能合作平台,目前中白工业园区入驻的企业已经突破100家。
二是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服务当地民生。中央企业境外机构直接带动项目所在地近百万员工就业,间接带动就业数倍以上。吉布提港、汉班托塔港等项目在实施中还同步开展了“蓝色海洋”培训计划,为当地培养了大量港口管理专业人才。安哥拉卡宾达供水系统工程让60万当地民众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投入运营,有效提升疾病预防监测和疫情反应、应急速度。
三是遵守国际规则和标准,以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惠及全球。中央企业积极参与特高压、5g通信等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主导发起编制电力国际标准超过100项,高铁、特高压、新一代移动通信、“华龙一号”走出国门,让“一带一路”国家人民享受到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下一步,中央企业将继续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高质量建设和运营好雅万高铁等一批重大项目,聚焦绿色、健康、数字等领域,孵化一批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小而美”项目,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走深走实。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国有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近几年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下一步将如何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助力我国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谢谢。
张玉卓:
谢谢您的提问。中央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我觉得可以用两个词,一个是“成果辉煌”,一个是“任重道远”。
讲成果辉煌,过去这些年,我们在这几个方面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一是基础前沿领域贡献了一批原创成果。包括载人航天、热核聚变、北斗导航、深海探测、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这些领域,这都是世界一流水平的原创成果。二是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注入科技动能。主要是围绕产业链来部署创新链,以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攀升,5g通信率先规模化运用,去年重大进展包括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试验样车下线。在高端材料方面,碳纤维万吨级的48k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投产,c919大飞机验证交付,还有一批高性能的装备,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三是为维护我国科技安全、能源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在一些战略必争领域积极布局“卡脖子”紧迫性技术,填补了一批科技空白,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深海一号生产储油平台,f级50mw重型燃气轮机,都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四是为人民群众享受最新科技成果提供了有力保障。加快种业、高端医疗设备等领域的攻关,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当中,我们从零起步,紧急研制口罩机、压条机等急需设备,全力做好检测试剂、疫苗等研制供应,这是成果辉煌。
另一方面要讲任重道远。和先进的科技强国相比,我们的科技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中央企业在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科技决定着企业的未来,也决定着未来的企业。面向未来,我们将准确把握中央企业在我国科技创新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巩固优势、补上短板、紧跟前沿,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着力打造创新型国有企业。
主要是在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在“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不断实现新突破。包括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高质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对传统制造业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包括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关键领域的科技投入,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能力。二是在提高科技研发投入产出效率上不断实现新突破。进一步优化投入结构,突出科技产出、科技成果、科技转化、科技产业,构建以实效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健全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加速技术迭代升级,建立更加有效的科技成果收益分享机制,让科技成果有市场、让科研人员有回报。三是在增强创新体系效能上不断实现新突破。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强化重大工程牵引,用好国家实验室、创新联合体等平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整合转制科研院所、应用类科研单位,组建行业研究院,引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谢谢。
陈文俊:
时间关系,最后一个问题。
图为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陈文俊邀请记者提问。(栾海军 摄)
人民日报记者:
我们知道,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以来,中央企业党的领导不断巩固,党的建设也不断加强。想请教一下这方面的主要进展以及下一步工作的主要思路。谢谢。
张玉卓:
谢谢。2016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出席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7年来,国资委和中央企业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层层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企业的政治生态实现了根本性好转。国资央企从功能定位、发展理念到发展方式、工作重心,都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大家对国有企业党的领导更加重视。因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是宪法所规定的,在宪法总纲第一条,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所以在国有企业加强党的领导是必须的。具体有六个方面的成效:一是践行“两个维护”更加坚定自觉。二是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实现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三是培养了一批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企业领导人员。四是党建基层基础得到全面夯实。五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六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党的二十大对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这一主题作了重大部署,我们在国有企业要突出一个主题,抓好五个重点。一个主题就是突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着力构建与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相衔接、与企业改革发展中心任务相适应的国资央企党建工作格局,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政治保证。抓实五个重点是抓实组织、抓实队伍、抓实全面从严治党、抓实责任、抓实宣传思想。谢谢。
陈文俊:
谢谢张主任和两位副主任,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再见。